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

数字光影映烽火,青春步履续红途:南京农业大学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7月13日,南京农业大学“智汇红途,析迹新程”暑期调研团成员在专职团干部夏健鑫带领下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于该馆深厚的抗战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民间叙事视角,…

7月13日,南京农业大学“智汇红途,析迹新程”暑期调研团成员在专职团干部夏健鑫带领下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于该馆深厚的抗战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民间叙事视角,旨在深化党纪学教育实践成果,运用数字手段活化历史记忆,感悟民族精神。

6877c2cdda548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抗战老兵手印墙”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由馆长吴先斌先生于2006年个人出资建立,是江苏省第一座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民间专题博物馆。历经近二十载风雨,博物馆内每一件藏品都自于民间,始终以其独特的“民间视角”记录着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置身馆内,6700余件珍贵藏品与4万余册抗战图书无声诉说着那段不可磨灭的民族记忆。实践团成员重点参观了多个特色展区,深入了解了如“1937·南京记忆”主题展区中《大公报》报纸所记录的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获悉胜利时的狂喜与民族屈辱得雪的激动、“抗战老兵手印墙”所承载的民族记忆与不屈精神、以及反映战时民众生活的各类藏品等。参观期间,实践团成员深刻体悟到这座民间博物馆在保存城市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独特价值和巨大贡献。其海量的原始史料、感人的老兵故事、独特的民间立场,为实践团成员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历史教育课和国情教育课,深化了对“智汇红途,析迹新程”调研主题——析取历史遗迹精神、思考新时代传承路径——的理解。

6877c2ce08713

图为陈刚先生在向团队成员讲解

讲解,是连接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理解与交流的纽带。活动期间,实践团还应博物馆资深讲解员陈刚先生邀请,运用专业设备与技术,高效协助其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主办的“我想推荐一本书”视频征集活动的录制工作。陈刚先生作为该馆的重要捐赠者代表,向西藏自治区图书馆捐赠并推荐其凝结多年讲解心得与历史思考的个人著作《讲解员日志》。该视频将作为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向长期捐赠人致敬、推广优质阅读资源的重要内容在其官方平台进行展示。

6877c2ce3595b

6877c2ce95109

图为团队成员与陈刚先生合影

此次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之行,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洗礼,强化了党纪学教育成效,更通过协助记录和传播历史守护者的声音,为促进馆际文化交流、推广优秀历史读物、传承民族记忆贡献了青春力量,是一场深刻的红色文化数字化实践。接下来,实践团将开展红色宣讲活动,点亮基层群众心中的红色星火,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促进红色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通讯员:牛淼 夏健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