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新加坡 ,一个以精英教育立国的国度,它的经济成就离不开对教育的倾注。宏观政 策之外,究竟有哪些微观的教育细节和教育观,奠定了它的成功?本文 以百年世界名校、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联属学校, 作为探讨样本, 看看它所展现的新加坡教育,究竟有哪些“不得不成功”的秘诀。
文丨周滢滢 编丨Jennifer
无论是从基础教育成果、还是国际教育成绩来看,新加坡都可以称得上是“亚洲翘楚”。
一直以来,新加坡的IB满分率遥遥领先,平均成绩也远高全球平均水平;最近一次PISA测评中,新加坡的国际化素养评估排名第一,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之首。
央视纪录片《无声的革命:新加坡教育体系》就曾揭露,新加坡这一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却能成为全球经济强国背后的教育制度。且这一制度也在动态调整中,2024年起,新加坡所有中学将采用全新的“科目编班”,取消分流。
图源纪录片
在宏观政策之外,新加坡教育,究竟还有哪些微观的教育细节和教育观念,奠定了它的成功?
大名鼎鼎的“华中系”,可以算是绝佳的探讨样本。
由新加坡两大名校——新加坡华侨中学和华中国际学校组成的“华中系”,不仅是牛剑除英国本土外最大生源校之一、新加坡最难进学术强校之一,也是新加坡A水准名校华校Top1、世界顶尖IB名校……
世界百年名校新加坡华侨中学
如今,在国内也有一所“华中系”学校。它在创办短短两年时间里,就成了大湾区家长追捧的一所宝藏学校,吸引了来自国内传统学校、国际学校、乃至香港和海外的学子。
或许,它的教育理念和细节里,就藏着新加坡教育成功的秘诀?
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所带有“新加坡教育基因”的广州新侨学校(从名称上就延续华侨中学),它作为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联属学校,也是唯一一所由华中国际学校(HCIS)共同管理的新加坡境外学校。
广州新侨学校,面向全国和海外招生
以高标准课程
打造孩子的学术竞争力
要说新加坡教育,为何能如此耀眼,不得不说,和背后的学术竞争力密不可分。
学术竞争力从何而来?我们从与“华中系”一脉相承的新侨,如何打造它的学术体系,就可以一窥究竟。
首先,是在师资建设上的不遗余力。
正如原新加坡教育部长在《无声的革命》纪录片里提到,“如果我的资源有限,又必须在教育的某个环节投入资源,那么我会选择,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新侨,这所初创学府的师资阵容,堪称华丽。
比如,担任教学顾问的,是新加坡数学CPA教学法创始人、被称为“CPA之父”的许泽鸿博士(Dr. Kho Tek Hong);
而负责顶层课程设计的,是曾三次获得新加坡总统颁发国庆勋章的潘兆荣博士(Dr. Hon Chiew Weng),他不仅是新加坡华侨中学董事局顾问,也曾是华中总校长。
国际高中部校长John Ong,不仅拥有10年IBDP经验、曾任华中国际学校校长,而且熟悉多种国际课程体系,深谙学校管理及战略规划。
左为潘兆荣博士;右为John Ong校长
此外,一线教师均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其中不乏在华侨中学、华中国际、新加坡莱佛士书院等新加坡顶级学府任教的经验。
其次,是保证课程体系的扎实。
短短两年时间里,新侨已先后获得剑桥CAIE A-Level考试局、国际文凭组织IBDP项目的官方认证。在高中阶段,不仅可以提供A-Level与IBDP两种主流国际课程,还可以提供HKDSE课程。
丰富的课程体系
用校长John的话来说,任何一种课程体系的落地,都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在这过程中,需要大量准备工作。无论是课程设计、教师培训、还是教学评估,都涉及到无数细节的打磨。
严谨的课程体系和对细节的完美追求,成了新加坡教育的一种标签,它也真实地反映在了教学成果上。
就拿今年IGCSE大考来说,新侨学生在一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两年学制的IG课程,而且在成绩上可圈可点。
其中,进阶数学及中文(第二语言)达A率100%;
中文(第一语言)达A率70%;
数学达A率63%;
多个科目A*率超全球平均值;
多位同学斩获全科全A:7A、6A……
10年级男生Jason,在今年的IG考试中就拿下了6个A的佳绩(包括4门A*),还在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上,有所突破。
首战告捷,这让从公办学校转轨而来的他,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自信。因为IGCSE作为常见的衔接课程,可以为高中段的IB、A level学习,打好基础。
有了高标准的课程和师资,具体怎么实施和落地呢?因材施教,则是新加坡教育的一大特色。
在新侨的各门学科里,都可以见到分层教育。就拿人文学科来说,针对本土学生、国际学校的孩子、以及海外家庭,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匹配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和训练标准。
不仅每个班级和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计划,而且有各种各样的输出窗口,诸如合作完成一份涉及电影影评、人物分析的电影杂志;将经典小说改编成课本剧,搬上舞台…..
.
在中国和新加坡拥有19年中文教学与研究经验的香港大学教育学博士贺菲,担任课程评估负责人,在校本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上也尤为擅长。
贺菲博士
她带领中文部老师,每两周就会进行一次教研活动,编写校本教材,为不同教育背景下的学生,打磨适合他们的学习体验。
最近一次课堂上,贺菲老师就用周杰伦的新歌《最伟大的作品》,完成了一次跨界教学。她深挖歌词里的艺术家和他们的生平故事,结合相关的文学作品,探讨“艺术表达与渴望自由”,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
“中文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在今年的IGCSE考试中,新侨学子能取得中文(第二语言)达A率100%,中文(第一语言)达A率70%的佳绩,背后就离不开扎实的、有针对性中文教育。
数理学科同样如此。就像新加坡数学教育的成功秘诀,不仅在于广为所熟知的“CPA教学法”,背后也离不开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
新侨的中学数学学科负责人傅雪伦(Por So Loon),是一位新加坡籍的资深数学老师,在新加坡、中国两地有30多年的国际课程和IB协调管理经验。
傅雪伦老师
她和数学组老师们会针对不同孩子的学业水平和进度,给予不同的练习和课外辅导,既让需要查漏补缺的学生跟得上,也为学有余力的孩子,提供更高阶的学习内容。
在她看来,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并不排斥必要的训练和刷题,这是基本功。只不过,每一份作业、每一次刷题,都应该“刷在刀刃上”。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新侨学子在学术竞赛上也很亮眼。
目前,学生在新加坡数学竞赛、滑铁卢数学竞赛,还是全美经济挑战赛、加拿大化学奥赛、英国生物挑战赛等国际学术竞赛上,都不断崭露头角、喜报连连。
来自科学、数学、人文社科等各科喜报
好的教育,
关注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
其实,新加坡教育奇迹的背后,它的课堂组织形式,也是一个值得说道的细节。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新加坡特色教学法,其实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听起来并不新鲜,但是真正想落到实处,并不容易。
在新侨各年级、各学科的课堂上,很少有一言堂、满堂灌,甚至老师的存在感都不是很高。就像学校执行校长王芳芳女士所说,“我们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比如,当我们走进初中年级的教室,会发现有很多块白板,课桌椅的排布也好像茶馆一样,错落有致,方便交流和展示。这也是学校所推崇的“茶馆式教学法”。
以英语学科为例,老师会将整堂课的教学大纲和学习材料提前给到学生,学生提前做好预习,课堂时间则是根据老师的引导,去思考、提问和讨论。
每4-6个人的学习小组中,还要轮流有一位学生担任观察员。这个角色的任务是,观察小组成员的学习和讨论过程,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在课程结束前进行反馈总结,对组员提出意见。对于观察员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如果课堂知识是一根线,每个孩子就是珍珠,老师的作用就是‘穿针引线’。我们要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进来。”
不拘一格的课堂形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主动性。
比如孩子们喜欢的“画廊漫步”。课堂上可以像参观画廊一样,在教室里自由移动。老师作为组织者,引导学生在展板上不断产生文本、图像或观点,丰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最终面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
学校还非常重视“即时学习和反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付诸实践加以展示。
当学习“食物”这一主题时,孩子们会用英文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美食制作心得,相比传统的书面写作,社交媒体上的“微写作”互动性强,可以让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文字讨论,更贴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社交媒体微写作
在课堂组织形式之外,内容上的跨学科学习,可谓是新加坡教育成功的又一大秘诀。
在基础教育阶段,既要为孩子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还不磨灭学习兴趣,跨学科内容,可谓居功至伟。
王芳芳校长本人也是跨学科学习的忠实粉丝。她认为,小初阶段的基础学习内容,非常有必要做整合。整合什么?将传统的学科内容进行重组,整合成为人文、数理等大综合学科。
在人文大学科里,虽然同样采用中文、历史、地理等部编版教材,但是,经过整合后的大学科学习,学习广度和深度都大大提升。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唐朝的城市布局”,学习历史和地理知识、与唐诗有关的传统文化;通过一场富有特色的宋代商业挑战赛,系统了解宋代的城市生活和商业经济。
学生在商业挑战赛上展示
此外,还有跨年级的融合学习,将不同年级的生命与健康、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内容,融入贯通到一个大的PBL项目中。
无处不在的融合学习,可以让学生从小就体会到,知识不是单一的、脱节的碎片,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具有整体性。
跳出“成绩决定论”,
人才培养一定是多维度的
以上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新加坡教育对学术的重视。可是,学习成绩,并不等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竞争力。
说起人才培养,新加坡华侨中学及华中国际等名校,都非常强调培养敢为人先的栋梁之才,这也是新加坡教育中定义精英人才的最高标准。
图源纪录片
何为栋梁之才?王芳芳校长表示,栋梁之才,除了学业上的成就,还要有远大的志向,也就是少年立志。它是领导力的根基,如果没有对人生目标的探索、自我价值的实现,领导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校园建设的过程,正是引导学生关注“更大的世界”、去探索自我价值实现的最佳试验场。
每周五下午,校园里都有一场特别的听证会——校长论坛,由学生提出自己关心的议题、或者提出自己对学校发展的各方面意见,进行公开讨论和解决,全校师生包括校长,都可能参与孩子们的议题讨论。
比如,有学生建议改变传统的校园铃声;有学生对校园和宿舍禁食零食有异议……为此,学生们会提出自己的草案,并邀请来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校方管理层代表、以及学校后勤代表等,在听证会上进行投票。
通过的学生草案,会在周一的升旗典礼上,由学生代表进行全校宣读,这让王校长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
“华中系”学校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图源新侨官网
“学生不仅知道自己关心什么问题,也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在这个过程当中,教育已经远远超出了课堂上的知识。”
一所孩子们喜欢的学校,不一定是很完美的状态,但是它会让学生对校园建设有一种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滋养他们成为更卓越的个体。
当然,培养敢为人先的栋梁之才,还意味着要提供更大的舞台,让学生去见识和历练。
首届“陈嘉庚学生领袖论坛”,就是由新侨与华中国际合作举办,论坛主题为“中新合作”。中国学生与新加坡学子,以论坛为契机,互相学习和交流。
论坛期间,两国的学子共同参访广州中新知识城、中新联合研究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中国华南理工大学的合作平台),以及本土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中新两国的一系列合作项目,开拓视野。
嘉庚论坛现场中新两国学子交流合作
据了解,下一届论坛将在新加坡华中国际学校举办,到时候会有更多国家的学生参与进来。
除了学生之间的国际化交流,新加坡教育还很注重名人激励、榜样引领。
今年3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一行来华,特地访问了新侨学校,和师生交流;疫情期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教授,虽无法亲自访校,却也通过视频连线,和学子们互动。这些名人大咖,都是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教育资源。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新侨学子交流
榜样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难怪“华中系”的校友团会如此强大,陆续诞生了 56名新加坡总统奖学金得主、新加坡首任民选总统王鼎昌、前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等学界、政界名人。
还有今年火出圈的TikTok CEO周受资,作为“华中系”校友,他身上所融合的东西方教育精髓,也被大家津津乐道。
最近一次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也显示,新加坡中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在27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表现最佳。而国际化素养测评框架就包括:能分析本土、国际和跨文化课题;理解和领会他人观点和世界观;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互动;以及愿意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
联合早报相关报道
分享到这里,新加坡精英人才的养成之道,或许已经呼之欲出了。
没想到,新侨的人才培养体系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生活力。
“只有一个会生活的人,才是一个健康和健全的人。”王芳芳校长感慨,现在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原本以家庭为阵地的生活教育,正在日益缺位。
而基础教育阶段,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补上这一课,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这也是为什么,生活类课程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也会被统筹在新侨的课程体系内。
生活类课程会学些什么呢?比如,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教授不同的技能,小学段的孩子,要教会他们收纳整理、必要的劳动技能;中学阶段,会提供一些有关财商教育、咖啡品鉴、西餐礼仪、服饰搭配等课程。
有些课程还富有文化特色,比如,根据节日和节气特点,提供不同的烹饪课程,端午教孩子们包粽子、清明前后学做青团。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特色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我们相信,如果一个孩子在这里上了12年学,他的生活能力有多强。未来,他也一定会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结语
《无声的革命》这部纪录片里提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加坡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制度,并不断做出调整。
除了硬技能的具备,新加坡也开始意识到,教育还应该赋予更多“软技能”,比如人际交往技能,要教导孩子要有爱心、同情心,不让孩子被沉重的学业压垮,更不被简单的分数束缚。
这一反思,我们也从新侨的种种教育细节上,得到了验证。
如何培养经世致用的栋梁之才?学习能力、领导力、生活力等在内的软硬技能,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对新加坡教育有所传承和发展的新侨,让我们窥见了新加坡教育成功的秘诀,也看到了让每个孩子走向幸福和成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