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爱艾 谷照亮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苏祠,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孕育文化自信。在人类社会漫长发展历程中,先进文化能教化人的思想,启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所谓“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中国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5000多年来,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的文化虽有间断但从未中断,始终推动着中华文明稳步向前。中华古代文明以家族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以其澎湃的内生活力,带来了中国数千年的统一和繁荣,对周边文化也进行了吸引和同化,最终构建起了独树一帜、风光无限的华夏文明。如,地负海涵、包罗万汇的《山海经》里以神话视角描述了民族迁徙、江域开发等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也以行云流水的表达方式深刻浓缩并深厚沉淀着早期人类社会的人文历史环境。如,“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滋养下,幅员辽阔、物产丰饶的华夏大地,呈现出文化繁荣、道德昌隆之景象。由此可见,绵长璀璨的中华文明之所以孕育文化自信,就是我们有斩不断的精神血脉。《愚公移山》:“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知难而进、矢志不移”的“愚公精神”;《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王羲之临池学书》和曹雪芹批阅《红楼梦》的典故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中华民族始终延续着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又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努力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中外文化的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中坚定文化自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种具有高度自信的文化,总是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兼收并蓄的借鉴、吸收各种优秀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聚一堂。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习近平主席还指出:“亚洲先人们早就开始了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风靡亚洲各国,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方案”致力于搭建开放包容的文明对话平台,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合作,“两廊一圈”“欧亚经济联盟”等拓展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金砖人文交流合作,推出以对外传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等优秀作品……
文化互鉴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蓬勃开展,是当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日常,也是新时代中国积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缩影。走出去的中华文化彰显出强大魅力、展示出新时代中国人的精气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
在文化比较的事实证明和人民选择中明晰文化自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实践中创造了以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信念、革命英雄主义为显著标志的革命文化,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也强化了人民的文化自信,并在文化浸润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也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可以说,革命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旗帜,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看,西方奉行“个人英雄主义”,中国则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如,让无数人感动的张富清老人,60多年将赫赫战功尘封在旧皮箱里,从未向人提及,连儿女也不知情。这种“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的信仰和精神,正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好诠释。还有无数让人感动的名字: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焦裕禄、孔繁森、王进喜、雷锋等等,都是对革命英雄主义的最好诠释,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忠于革命忠于党、百折不挠去奋斗、无私奉献为人民”。只要我们进一步对比就不难发现,革命英雄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孰优孰劣就会高下立判,清晰明了。革命英雄主义:以人民为中心、集体本位;个人英雄主义:忽视群众和集体作用、个人本位。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精神。”我们应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在文化比较的事实证明和人民选择中明晰文化自信,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在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创新发展中彰显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2035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党中央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作出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系列规划,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使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指引,取得了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文明自信更加牢固确立。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开放发展地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守正创新。既要保持文化定力,又要创造文化精品。活用跨越时空、时代性强的优秀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彰显文化自信。最近热播的《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朗读者》《“字”从遇见你》《中国诗词大会》等超火得文化类节目,用镜头一笔笔绘就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收藏的文物、陈列的遗产、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这些影视作品运用动画设计等新技术,探索情境化、故事化的表现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打造一场场精美绝伦的视听盛宴,展现了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繁荣图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故事的魅力,在沁人心脾、润物无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贯通,在当代文化的繁荣发展创新发展中彰显文化自信。
(张爱艾,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学校新闻中心副主任,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谷照亮,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百人专家库”成员)
【本文系本文系2022年四川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重点课题〔项目编号:SC22ZL13〕)、2022年成都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项目:“大思政课”建设的学理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DJS200208)的阶段性成果】